醒脾通络方治疗痰湿质产妇产后缺乳50例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中国医学
产后缺乳是产科常见病,直接影响新生儿的健康发育。国际上已将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作为卫生工作的重要环节。近年来,由于产妇年龄趋于两极化,加之剖宫产率上升,妊娠期营养过盛,精神高度紧张,以及产妇独生子女增多等诸多因素,使产后缺乳发生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尤其在城市产妇中较为明显。我国目前产后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仅为16.0%~4.4%。现代医学对本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且哺乳期用药存在安全问题,因此中医药治疗成为治疗产后缺乳的主要手段。2012-03—2013-03,我们采用醒脾通络方治疗痰湿质产妇产后缺乳50例,并与未用药物者5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诊断标准 产后缺乳诊断:产后哺乳时感觉乳房不胀,排出的乳汁量少,甚或全无乳,不能满足婴儿需要。 检查见乳房柔软,不胀不痛,挤压乳汁点滴而出,质稀。或乳房丰满,乳腺成块,挤压乳汁疼痛难出,质稠。痰湿质符合中华中医药学会制订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中痰湿质诊断标准: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喜食肥甘甜黏,口黏苔腻,脉滑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 1.1.2 纳入标准 产妇无内外科及产科合并症,无器官性病变引起的乳汁分泌减少;无乳腺发育缺陷;新生儿无合并症,有吸吮能力;同意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一般资料 全部100例均为我院产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年龄20~35岁,平均(26.6±4.7)岁;孕周35~41周,平均(39±3)周;初产妇43例,经产妇7例;自然分娩24例(其中产钳助产3例),剖宫产26例;子痫前期重度5例,早产8例。对照组50例,年龄18~35岁,平均(26.3±5.1)岁;孕周34~40周,平均(39±2)周;初产妇45例,经产妇5例;自然分娩22例(其中产钳助产2例),剖宫产28例;子痫前期重度4例,早产7例,巨大儿1例。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不服用任何药物,做到早接触,早吸吮,指导正确哺乳姿势,按需哺乳。治疗组在早开奶、勤吸吮的基础上加醒脾通络方。药物组成:藿香9g,佩兰6g,砂仁15g,白术9g,王不留行15g,漏芦6g,通草6g,白芷9g,丝瓜络15g,花生仁30g。水煎取汁400mL,分早、晚2次服,连服5d。 1.4 检测指标 检测2组用药后第1d及第5d催乳素变化情况。 1.5 疗效标准 治愈:乳汁分泌正常,能正常哺乳;好转:乳汁分泌增多,或乳汁分泌正常,但量少不够喂养婴儿;未愈:乳汁分泌无改变。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50例,治愈40例,好转8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6%;对照组50例,治愈11例,好转26例,未愈13例,总有效率74%。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2组用药后第1d及第5d催乳素水平比较。见表1 由表1可见,2组用药后第5d催乳素水平均与本组用药后第1d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产后泌乳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受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的调节及影响。体内雌激素、孕激素及催乳素水平的高低与之密切相关。妊娠期因胎盘雌、孕激素的作用,血中催乳素浓度超过正常浓度约10~20倍,但由于雌、孕激素与催乳素竞争乳腺受体,故此时虽催乳素浓度高,但并不泌乳。分娩后胎盘脱离母体,血中雌、孕激素浓度降低,解除对催乳素的拮抗作用,催乳素与乳腺上皮受体结合,发挥始动和维持泌乳的作用。研究证实,产乳量与催乳素水平有关。产后缺乳的原因很多,如哺乳方法不正确,产后延迟哺乳,新生儿吸吮能力差,对乳头刺激性小,或者哺乳不定时,或乳汁不能排空等原因,均因降低了对垂体的刺激,使催乳素分泌减少。乳汁潴留在腺腔中使腺上皮受压萎缩变性,也使乳汁分泌减少;产妇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也使垂体释放催乳素减少。 中医学认为,乳汁由气血津液化生而来。《内经》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景岳全书·乳病篇》曰:“产妇乳汁不来其因有二:盖一因气血不足,二因肥胖妇人痰气壅盛,乳滞不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孕产妇形体肥胖者增多,加之孕期及哺乳期疏于运动,过食肥甘,使脾困胃呆,气化无常,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易形成痰湿质,痰湿内生,气血津液不能化生乳汁,又反变浊为痰,壅阻经脉,气机不畅,阻滞乳络,而致产后缺乳。治宜醒脾通络。醒脾通络方中藿香、佩兰辛香走窜,醒脾运浊;砂仁、白术健脾运湿;王不留行、漏芦通经下乳;丝瓜络、通草通络利脉;白芷、花生仁开胃醒脾,理气通乳,引药入经。 诸药合用,共济醒脾通络溢乳之功。本研究结果显示,醒脾通络汤可提高痰湿质产后缺乳患者催乳素水平,提高泌乳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何军琴,陈宝英,古梅,等.中医对产后缺乳的认识及治疗现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4):93-95.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1. [3]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3. [4]黄醒华.母乳喂养的生理基础[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7,13(2):82-83. [5]田开穗.产科内分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93-198.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