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中国医学>温经汤联合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47例>正文

温经汤联合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47例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中国医学

  

  痛经是指月经前及行经期间,下腹及腰部痉挛性疼痛,严重时伴有恶心、呕吐、肢冷;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原发性痛经是目前妇科最常见疾病,是影响妇女正常工作和生活质量的常见原因。笔者采用温经汤加减结合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47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与《中医妇科学》拟定。(1)有痛经或有经量异常等病史;经期或经行前1-2 d小腹疼痛,痛及腰骶,呈阵发性痉挛性;甚则昏厥,呈周期性发作,少数为经后1-2 d出现腹痛;(2)好发于青年未婚女性。(3)不伴有腹肌紧张或反跳痛。(4)排除盆腔器质性疾病所致腹痛。(5)寒凝血瘀证辨证: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舒,经量少,经色紫黯有块;伴面色青白、形寒肢冷、小便清长;苔白,脉细或沉紧。

  1.2 纳入标准 (1)符合原发性痛经诊断标准;(2)辨证为寒凝血瘀证;(3)年龄18-40岁;(4)检查后明确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5)同意参加本研究者。

  1.3 排除标准 (1)不符合原发性痛经诊断标准;(2)辨证不符合寒凝血瘀证;(3)年龄<18岁,或>40岁;(4)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等引起的继发痛经;(5)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合并糖尿病、肿瘤、肝肾功能不全等;(6)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不适宜针灸等侵入性治疗者,或有晕针史者;(7)拒绝参加本研究者。

  1.4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我院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痛经患者94例,将纳入病例按入院顺序编号,查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治疗组年龄18-35岁,平均(25.6±4.7)岁;病程2个月至10年。对照组年龄18-29岁,平均(26.3±4.6)岁;病程4个月至13年。两组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5 治疗方法1.5.1 对照组 予布洛芬缓释胶囊(上海爱的发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3 g/粒)口服,1粒/次,早晚各1次;若疼痛明显,服用上述药物疼痛无明显缓解,则予罗通定片(山西云鹏制药有限公司,规格:30 mg/片),30 mg/次,3次/d。痛经消失时停用,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

  1.5.2 治疗组 予温经汤结合温针灸治疗,(1)温经汤加减:方药组成:吴茱萸15 g,肉桂 10 g,当归10 g,川芎12 g,赤芍9 g,牡丹皮15g,延胡索10g,蒲黄6 g,人参10 g,牛膝12 g,阿胶20 g,干姜6 g,甘草6 g。随证加减:寒凝气闭,四肢冰冷者,加附子、细辛、巴戟天;冷痛严重者,加艾叶;胀痛明显者,加乌药、香附;兼杂寒湿者,加苍术、羌活、茯苓、薏苡仁。以上药物水煎,分两次温服,1剂/d。(2)温针灸:取穴:三阴交、中极、次髎、地机、归来、太冲。操作:刺入穴位得气后,或取约2 cm长之艾条套在针柄之上,均应距皮肤2-3 cm,从艾条下端点燃施灸。治疗过程中,若患者觉灼烫难忍,可在该穴区置一硬纸片。艾条燃尽后取针。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

  1.6 观察指标 (1)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疼痛VAS评分:0-10分,0分:无痛;1-3分:轻微的疼痛,能忍受;4-6分:疼痛明显,但尚能忍受;7分-10分: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根据病人根据自我感觉评分;(2)于空腹状态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静脉血清前列腺素2α(PGF-2α)及前列腺素E2(PGE2)。

  1.7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治愈:疼痛消失,连续3个月经周期末见复发;好转:疼痛减轻或疼痛消失,但不能维持3个月以上;未愈:疼痛未见改善。

  2、结 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

  2.2 两组疼痛VAS 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PGF-2α及PGE2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清PGF-2α及PGE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PGF-2α均降低(P<0.05),血清PGE2均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血清PGF-2α低于对照组,血清PGE2高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 论

  痛经是一种妇科常见的症状,指的是在月经来潮时出现小腹部痉挛性疼痛,痛经可分为原发性痛经与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是指无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者,从月经初潮时即有痛经以后每次来潮均出现反复疼痛。

  现代医学认为原发性痛经的病理机制与子宫内膜的PG关系密切。血外流不畅、受阻、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不容易排出导致子宫内膜中前列腺素(PG)释放增加;痛经妇女子宫内膜产生前列腺素明显高于无痛经妇女,提示前列腺素释放增加是引起子宫痉挛性收缩的生化基础。在非妊娠子宫,子宫内膜合成的PG主要为前列腺素2α(PGF-2α)及前列腺素E2(PGE2)。

  PGF-2α可作用于子宫平滑肌层,引起肌层小血管及平滑肌收缩,当发生痉挛性收缩时,临床上即发生痛经。此外,PGE2能使子宫平滑肌松弛,可扩张肌层小血管,使血流量增大。

  痛经病位在子宫、冲任,临床主要可辨证为寒凝血瘀证、气滞血瘀证、湿热瘀阻证、气血虚弱证、肾气亏虚证等;寒凝血瘀证以“不通则痛”为主要病机,经期或产后感受寒邪,或过食生冷,寒湿之邪客于冲任,与血相搏,以致子宫、冲任气血失调;经前、经期气血下注冲任,则子宫气血壅滞更甚,不通则通。故辨证为寒凝血瘀证者治宜温经散寒,化瘀止痛。本研究中采用温经汤加减结合温针灸治疗本病患者,温经汤中吴茱萸、肉桂、干姜温经散寒暖宫;当归、川芎、赤芍、阿胶养血活血;牡丹皮、牛膝活血祛瘀;延胡、蒲黄活血化瘀止痛;人参、甘草补气和中。若寒凝气闭者,则加附子、细辛、巴戟天以回阳散寒;冷痛严重者,则加艾叶以增强温经止痛之功;胀痛明显者,则加乌药、香附以温阳理气止痛;兼杂寒湿者,加苍术、羌活、茯苓、薏苡仁以散寒除湿。

  温针灸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温经止痛;中极为任脉穴位,可通调冲任之气,散寒行气;次髎为治疗痛经经验穴;地机穴为脾经郗穴,能疏调脾经经气而止痛;四穴合用,行气活血,散寒止痛;归来温经散寒止痛;太冲温阳散寒除湿;阳陵泉具有疏肝解郁、通络止痛之功。研究表明,针灸治疗痛经可调整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缓解精神紧张因素;可通过激活内源性镇痛系统而发挥止痛作用;还可通过下丘脑-垂体轴的影响,调节相关激素的水平,调节内分泌系统,改善卵巢功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分泌,缓解子宫内血管痉挛。

  本研究中采用温经汤加减结合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降低(P<0.05),且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PGF-2α降低(P<0.05),血清PGE2升高(P<0.05)。结果表明采用温经汤加减结合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疗效,可能机制为降低血清PGF-2α,升高血清PGE2。

  参考文献:  [1] 鲍邢杰.寒凝血瘀证痛经的中医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11,17(9):95-97.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34.  [3] 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32.  [4] 孙立虹,葛建军,佘延芬,等.隔物灸神阙、关元穴对原发性痛经患者血清PGF2α、PGE2含量及其比值的影响[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2):108-110.  [5] 邹秀静.益气化瘀汤联合针刺治疗对原发性痛经血清PGF2α,PGE2以及组胺含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5):3911-3912.  [6] 梁繁荣.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2006:242.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