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情志疗法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经验独特,疗效显著,通过医生有意识地激发、诱导患者某些积极的情绪体验,用以战胜或制止其他偏激消极的情绪活动,帮助机体恢复脏腑功能平衡与情志调和,从而缓解或治疗疾病,包含情志相胜、情志疏导、情场导引、情志陶冶、环境适应等具体疗法。而心理干预是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患者的心理加以影响,希望产生、发生预期变化,可归纳为健康促进、预防性干预、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康复等。心理干预和中医情志疗法颇多相似之处,如出一辙,严格来说中医情志疗法历史更为悠久,亦属心理干预。
本文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侧重于中西医结合角度,就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手术前后心理干预的实用细节提出个人见解,以供同道批评指正。
1 中医情志疗法与心理干预理念相通
1. 1 情志相胜法
情志相胜法出自《素问》,是传统中医学最具代表性的心理干预方法。中医将情志活动归为五志,五志过及就会出现各种疾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阐释为: “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情志相胜治法是依据五行生克原理,调动不同情志之间的制约与克制,以情胜情,出奇制胜,缓解过度、过激的不良情绪,治疗心身疾病。《素问》曰: “精神不进,志意不治,病乃不愈。”中医十分强调“治神入手”、“治神为本”。通过心理、情志的调整和疏导,能让人体某些亢奋的情绪得以抑制、宽松。妇女以血为本,情志常致郁结,郁结不疏则变生疾病,中医临床中常用情志相胜、情志疏导等心理干预方法辅助各种妇产科疾病的治疗,而对常见病的妇产科手术患者采用中医情志疗法积极疏导、干预,也观察到积极肯定的疗效,值得重视。然而,运用情志刺激时要注意掌握分寸,以祛病为度,刺激量不宜过大,否则恐生他变,对体质虚弱的患者尤当慎重。
1. 2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都是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帮助求助者发现自身的问题和根源,挖掘求助者本身潜在能力,改变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以提高其对生活的适应性和调节周围环境的能力。
二者目的相同,前者在协商和帮助过程中解决问题,后者带有强制性的矫正并按治疗方法调治,在操作上更加规范、标准。
中医情志疏导、情志导引疗法也是以语言开导手段为主,启发引导、支持鼓励,解除患者抑郁、疑虑、忧思、自卑、顾虑等不良情志的心理干预方法。
《灵枢·师传》说: “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喜,虽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 ”中医问诊交谈时的关心、解释、规劝,有利于患者消除疑虑恐惧,配合中药解郁行气、安神定志、交通心肾等,鼓励患者导引锻炼、移情养性,共奏和畅情志、疏理气机的功效。
《理瀹骈文》即有“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之说。
从长远看,建立起适应社会发展的“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到“以人为中心”,改善对生命内在质量和人性的关怀,才更能满足符合现代人的健康需求。
1. 3 预防性干预与健康促进
预防性干预是指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性因素的措施,包含普遍性干预、选择性干预和指导性干预 3种,相当于中医“治未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病防渐等,是在疾病未发生或未恶化之前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医主要从固护人体正气、防止病邪侵害两方面入手治疗,追求“上工之术”。《素问》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要谨慎躲避外邪的侵害,如预防六淫之邪,顺应四时,避免自然季节变化的侵害,如秋天防燥、冬天防寒等。恬?虚无,精神内守,保持情志,疏缓平和,也是治未病的重要手段。
健康促进指运用行政或组织的手段,协调社会以及社区、家庭、个人履行各自对健康的责任。简单理解,就是在普通人群中建立良好的行为,提倡健康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其确切描述见于 1986 年《渥太华宪章》。健康促进与中医提倡的养生殊途同归,其中含有维护心理平和健康的内容。
中医提倡的养生涉及颐养生命、调畅情志、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等,遵循生长化收藏的时空变化规律,合理调养形体、情志、精神,保持生命的健康活力。养生重在养心,怡养心神、调摄情志、保养精气神。《内经》说: “恬?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妇产科疾病的发生与情志郁结不畅有紧密联系,而手术前后的情志调理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
2 常见妇产科手术的心理干预实践
2. 1 剖宫产术前后的心理干预介入
术前要细致地向产妇和家属介绍剖宫产的必要性,譬如指出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合并症和胎位、产道、产力异常等手术指征,耐心解答产妇的提问,减轻产妇的紧张和焦虑不安情绪。密切观察产妇宫缩及胎心变化,使患者获得安全感和慰籍感。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当个体所接受的刺激超过了本身控制和释放能量的界限时,个体就会产生一种创伤感、危险感,伴随这种创伤感、危险感出现的体验就是焦虑。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论,认为当生理需要被大部分满足之后,更高层次的需要就出现了,个体变得越来越对寻求环境的安全、稳定和保障感兴趣,产生发展某种结构、秩序和某种限制的需要。心理的安全感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特别是满足一个人现在( 和将来) 各种需要的感觉”。安全感是决定心理健康的最重要因素,在剖宫产术前及时掌握胎心是否正常,告知患者各项注意事项,使其感到一切措施齐备,在具有最大安全感状态下,不存在不必要的紧张,对于防止肌肉痉挛、手术划破皮肤的顺利和术后的恢复是极其有利的。
手术前后患者忧心忡忡是人之常情,心火卒动、心生疑虑、心神不宁而七情不安,紧张、不安的负面情绪由然而生。临床中,应顺从患者心意,尽力满足其生理与心理上的需求,密切观察、准确分析和把握心理因素对手术的潜在影响,善意劝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注重顺意、释疑、意示等情志疏导方法,从而使患者心神安定,获得安全感,主动配合医生的手术准备。
2. 2 妊娠中止术前后的心理干预介入
患者往往对手术十分担心甚至恐惧,会为失去盼望已久的孩子心情紧张、害怕、悲哀,尤其是术前可能看过 B 超图像,心中早已充满孕育宝宝的美好憧憬,但因各种原因不得不终止妊娠、实施妊娠中止术。面对着巨大的社会、家庭、身心压力,内心忍受的煎熬可想而知,那些长期不孕的患者更加痛苦。
面对这样复杂的心理挣扎,应对患者及家属认真讲解手术的必要,详细介绍操作的具体步骤及可能的风险,诱导患者说出真实的感受,尽可能地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心理学认为,有效的心理调控主要是利用心潮、浅层、意识流的认识分析患者的心理活动特征。分析心潮惯性,可判断思维活动的主要特点,达到心理浅层,就是找到对方最强大的信息块,即患者兴趣最高的方面,其思索频率最高,敏感性也最高。分析浅层,可知个人的性格和行为特征,分析思维活动的思想流、意识流、主观思索流,可实施有针对性的疏导,在大脑功能、精神活动、大脑反应和内分泌方面起到良性调节作用。
中医学认为,悲伤、忧愁同为肺志,悲则气消,过度忧愁、悲伤常致意志消沉,备感生活无趣。按情志相胜疗法,喜可治悲也可胜忧,以欢快之语宽解心怀,在医学知识背景下进行乐观合理的预估,振作患者精神,常能缓解患者的伤感之情,重拾患者对未来的期望。临床中,常针对性地分析患者的情志状态与心理不足,再针对性地给予患者妊娠中止术前后的情志疏导、心理调控及劝慰,会为手术顺利及术后恢复带来益处。
2. 3 卵巢囊肿切除术后的心理干预介入
临床观察到,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在术后普遍存在焦虑和抑郁情绪,有些患者还因社会经历不如意、担心不能怀孕、害怕影响感情表现出明显的自卑感,自信心不足,胆小怕事,谨小慎微,容易因轻微的挫折或身体不适而过分紧张,或情绪波动较大。面对这样的患者,语言疏导十分重要,但应避免暗示性语言,以免患者焦虑加重。同时,可鼓励患者通过听音乐、画画书法、阅读等移情方法安定神志、开解郁闷,缓解焦虑与抑郁。
心理学认为,焦虑症是由于高度的内心冲突对自我威胁的结果。有的患者出现急性焦虑症,即惊恐发作,突然出现强烈恐惧,伴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犹如“大难临头”或“死亡将至”、“失去自控能力”。在临床上,曾见过有患者因急性焦虑症从手术室尖叫逃跑、躲藏或呼救,常见患者伴有呼吸困难、心悸、胸痛或不适、眩晕、呕吐,出汗,面色苍白、颤动等。抑郁明显的是常伴有焦虑并以情绪低落、兴趣索然、自我感觉不良、自我评价低,能力降低及消极观念。心理干预疏导以支持为主,应使患者认识卵巢囊肿切除的本质,解除心理负担,增强治疗信心,还应辅以各种形式的松弛训练,临床尤其以系统松弛疗法最为有效。
患者的焦虑、抑郁源于对手术的恐惧、陌生与无助等过度思虑,思则气结,思为脾志,常见到神疲懒言、失眠健忘、四肢怠惰等情志不疏病症,还可出现饮食乏味、脘腹闷饱、纳呆厌食等脾胃运化障碍。按五行相胜原理,木克土,适合怒胜思法,肝主疏泄,其志为怒,怒则气上,有助肝气升发,肝气疏泄则助脾胃健运。古代名医曾以激惹致患者大怒的方式治疗思虑过度,然而暴怒伤阴,暴喜伤阳,考虑现代医疗环境与医疗规范,照搬古人做法激怒患者的方法并不可取。师其意而变其法,用心理疏导法振奋患者精神,鼓励其增强自信,同样可取得类似怒胜思的疗效。
2. 4 全子宫切除术的心理干预介入
多数患者心理上紧张和恐惧,会因手术治疗的神秘性、手术室紧张的气氛、陌生的环境,特别是要签“同意书”、“麻醉协议书”的刺激,导致呈现紧张恐惧心理。这种心理变异状况会使患者心理状态失衡,神经体液功能紊乱,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手足颤动甚至晕倒。恐惧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就是对未知事物不了解,并用自己以往生活中的经验、知识来分析这种事物,但又得不到正确的解释和理解,所以产生了许多心理问题。患者多因担心手术的安全性、是否成功及预后、开刀时是否疼痛等恐惧、猜疑、担心,甚至在手术台上还会频繁询问,再三提出要求。
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忧郁心理常见的主要有两种: 一是因病情产生心理忧郁,感觉自己被判了“死缓”,以后会影响性生活和生活质量; 二是自费患者对医疗费承担能力不足,既担心以后生活难堪,又怕别人知道耻笑自己,无形中增加了自身心理负担。
这些患者都会呈现消沉、忧虑、信心不足、机体防御能力低下等状态,且易发生麻醉并发症。部分子宫切除术患者还有自卑羞辱心理,尤以未婚青年患者多见,思想情绪悲观,沉默寡言,性格孤僻,不谈病情,躲躲闪闪,甚至对询问产生厌恶,给麻醉和护理带来影响。因此,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稳定患者情绪的重要一环。
恐为肾志,恐则气下,恐伤肾精,过度恐惧会导致气陷郁结。张从正《儒门事新》说: “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夺之。”思则志气凝定,虑则气运展转,以思治恐的中医心理干预方法,以诱导的方式开启其思,往往通过耐心细致的解答患者疑问,用正确的医学知识引导患者思考,可帮助患者克服过度恐惧的病态情绪,使心境清宁,情念不起,真情自固,阴阳互摄,形神调适。
在临床上,要求麻醉医生、巡回护士术前 1 d 要主动看望患者,了解其心理状态和病情,术前进入麻醉准备后,主动与患者交谈,以自己镇定、沉着的言行神态给患者以温暖、信心和力量,希望患者产生信任感、安全感,减少顾虑和烦恼,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手术和麻醉。
3 结语
临床手术常被看作人生的挫折与不幸,也会刺激患者产生比较强烈的生理、心理反应,不仅对神经、内分泌及循环系统产生影响,还会干扰手术和麻醉的顺利实施,影响患者的治疗结果,妇产科手术更会引起特殊的心理症结。根据中医情志理论,我们主张患者与家人一起接受术前教育,术前准备允许患者亲人在场,术中减少、减轻手术器械的碰击声,术前、术后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细心了解患者心理动态,耐心讲解释疑,做好心理护理,保障手术顺利、疗效满意。
参考文献:
[1] 郑雪. 心理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2] 德·格尔德·米策尔. 心理学入门[M].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11. [3] 张宇鹏,杨威,于峥. 情志相胜学说与中医医案中的心理治疗[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 10) :728-730. [4] 霍磊,翟双庆. 中医情志相胜疗法基本理论及优势[J]. 中医杂志,2007,48( 6) :569. [5] 王庸晋,等. 妇产科学[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 12-111. [6] 丁彤,张燕. 心理护理及其在整体护理中的实践与体会[J].中华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 5)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