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中国医学>小儿汗病的中医证候做特征分析>正文

小儿汗病的中医证候做特征分析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中国医学

  

  汗病是小儿在安静状态下,正常环境中,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则大汗淋漓的一种病证,为小儿常见病之一。关于汗的生成排泄,在《黄帝内经》等着作中已有详细论述,阴阳失衡、营卫虚弱是导致小儿汗病的根本原因,亦认为先天禀赋、季节、饮食等原因对出汗有一定的影响。在治疗方面,西医目前治疗尚缺乏特效药物,而中医辨证论治可获得满意疗效。

  本研究就多中心收集的 400 例小儿汗病,对其中医证候做特征分析,探讨疾病与主次症的关联性,旨在发现各证型的特点,通过研究论证自汗、盗汗不拘泥于“阳虚自汗、阴虚盗汗”一说,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病例来源于 2013 年 5 月-2014 年 3 月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市中医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5 家单位共收集 400 例。

  1.2 诊断标准    1.2.1 疾病诊断 参照小儿汗病的疾病诊断标准[1].

  ①不因外界环境影响,在头面、颈胸,或四肢全身出汗者。②昼日汗出溱溱,动则尤甚者为自汗;睡眠中汗出津津,醒后汗止者为盗汗。

  1.2.2 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拟定的《24 个专业 104 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1]小儿汗病临床常见证候诊断标准。①肺卫不固证:以自汗为主,或伴盗汗,以头颈、胸背部汗出明显,动则尤甚,平时易患感冒,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②营卫失调证:自汗或盗汗,遍身汗出而不温,畏寒怕风,不发热,或时有低热,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③气阴两虚证:以盗汗为主,也常伴自汗,汗出较多,心烦少寐,手足心热,口渴唇干,舌质红,苔少或见花剥苔,脉细弱或细数。④湿热迫蒸证:汗出以额和心胸为甚,见肤热,汗渍色黄,口臭,口渴不欲饮,小便色黄,色质红,苔黄腻,脉滑数。⑤气阳不足证:自汗或盗汗,面?肢冷,神疲乏力,小便清长,或伴遗尿,口淡不渴,舌淡白,脉软。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小儿汗病疾病、证候诊断标准。②年龄 2~13 岁。③监护人知情同意,能够配合调查提问、用药。

  1.4 排除标准①有结核感染、风湿热、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传染病疾病者。②因炎热、衣被过暖、进食、恐惧惊吓、运动等生理性多汗者。③合并严重心血管、肝肾、血液、神经系统疾病者。

  1.5 剔除标准资料不全,影响统计计分者。

  2 研究方法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根据德尔菲法通过专家咨询制定《小儿汗病多中心中医证候分析调查表》,入选的患儿根据小儿汗病的主症(自汗、盗汗)、次症逐项填写,以备进行数据挖掘。调查表格必须由 1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及2名主治以上级别医师共同填写,并根据《24 个专业 104 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1]中“小儿汗病”疾病、证候诊断标准进行辨证分型;最后对小儿汗病的辨证分型和症候进行频数分析及聚类分析。

  全部调查病例资料输入 Excel 数据库,并进行逐项检查、对照数据完全一致后进行数据转化,采用SPSS18.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一般数据用频数法、聚类分析法,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双侧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小儿汗病证型分布400 例小儿汗病病例中,肺卫不固型 129 例(32.25%),营卫不和型 50 例(12.50%),气阴两虚型 84例(21.00%),湿热迫蒸型 57 例(14.25%),气阳不足型80 例(20.00%)。

  3.2 汗病主症在各证型中的分布肺卫不固型、营卫不和型、湿热迫蒸型、气阳不足型主证均见自汗、盗汗,气阴两虚型患儿主症以盗汗为主,见表 1.【1】

    3.3 汗病次症在各证型中的分布肺卫不固型主要次症频次依次为:舌淡苔白、脉细、食欲减少、面色少华、舌边齿痕、小便清长、少气懒言、大便溏薄、手足不温。营卫不和型主要次症频次依次为:手足心潮热、面色萎黄、舌淡红、脉迟、精神萎靡。气阴两虚型主要次症频次依次为:舌红、手足心潮热、口干、小便黄赤、脉细、面色潮红、大便干结、苔剥、脉数、烦躁不安。湿热迫蒸型主要次症频次依次为:舌红、苔黄、脉有力、小便黄赤、大便干结、曰干、急怒、食欲旺盛、手足心潮热。气阳不足型主要次证频次依次为:舌淡、苔白、食欲减少、而色苍白、大便搪薄、手足冰凉、手足不温、小便清长、遗尿、脉软。详见表2一表4.    3. 4次症与辨证分型关系的聚类分析本研究初始共获得小儿汗病次症23个,舌苔、脉象18个,由于变量过多增加了分析的难度,故剔除出现频率<10%的变量,将符合要求的变量进行聚类分析,运用Ward法(最小方差法),结合小儿汗病临床证候频数分析。结果聚为5种证型。①肺卫不固型:少气懒言、而色少华、食欲减少、大便搪薄、小便清一长、舌淡、苔白、脉细、舌边齿痕。②营卫不和型:精神萎靡、而色萎黄、舌淡红(白)、苔薄白、苔少、脉迟。

  ③气阴两虚型:烦躁不安、而色潮红、曰干、手足心潮热、苔剥、脉数。④湿热迫蒸型:大便干结、小便黄赤、手足心潮热、食欲旺盛、舌红、脉有力、脉滑。

  ⑤气阳不足型:而色苍白、遗尿、手足冰凉、脉软。

  聚类分析树状图见图1.4 讨论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其个体差异及生活起居不同造成汗病证型各不相同,国外近来报道采用手术治疗,但降低了患者生活满意度,说明其存在局限性[2-3];国内辨治亦存在差异,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4-10].因此,规范小儿汗病的中医临床证型迫在眉睫,主症、次症之间的量化判定有待进一步统一。

  《景岳全书·汗证》认为:“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中医内科学》[11]及《证治准绳·杂病·盗汗》中亦有阴虚自汗、阳虚盗汗的论断,均提示小儿汗病的辨证诊治有待跳出既往的惯性思维。本研究在 400 例小儿汗病患者中发现,自汗、盗汗辨证不应拘泥于阴阳。除盗汗与气阴两虚一型相关性较强外,自汗、盗汗均在肺卫不固、营卫不和、湿热迫蒸、气阳不足各型汗病中出现。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客观评价了小儿汗病中医证候分型特点,肺卫不固型、营卫不和型、湿热迫蒸型、气阳不足型 4 型主症均见自汗、盗汗,气阴两虚型患儿主症以盗汗为主,且各型次症在传统辨证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在临床诊治中有一定的探讨意义。但由于观察时间限制、数据收集有限,目前尚只对上海地区的小儿汗病病例进行了研究,今后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拓宽观察区域,进一步规范证候循证研究。

  中医证候是指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阶段,以及患者个体当时所处特定内、外环境本质的反映,它以相应的症、舌、脉、形、色、神表现出来,能够不同程度地揭示病因、病位、病性、邪正盛衰、病势等病机内容。其巨大的信息量造成了中医证候信息数据挖掘的难度。系统聚类(hierarchical clusteringanalysis)属于聚类分析的一种,可以对指标进行分类,在小儿汗病证候研究中,由于变量间普遍存在多重共线性关系,系统聚类可以把证候变量按相似程度大小进行归类,从而达到降维的目的,消除共线性对回归分析结果的影响,增加研究的可信度。本研究运用Ward法(最小方差法)为最终计算方法,组间距离较大、组内距离较小,更好地显示了各型证候的特征性,属于理想的样品聚类方法。本研究的中医证候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与传统辨证的证候相符合,为规范证型特点及临床诊治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24 个专业 104 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M].北京,2012:416-419.  [2] Mohamed Sameh Shalaby, Ehab El-Shafee, Hesham Safoury, et al.Thoracoscopic excision of the sympathetic chain:an easy andeffective treatment for hyperhidrosis in children[J]. PediatricSurgery International,2012,28(3):245-248.  [3] Jung Joo Hwang, Do Hyung Kim, Yoon Joo Hong, et al. A comparisionbetween two types of limited sympathetic surgery for palmarhyperhidrosis[J]. Surgery Today,2013,43(4):397-402.  [4] 王治斌,宋仙芝。张士卿教授运用玉屏风散加味治疗小儿汗证经验[J].中医儿科杂志,2012,8(2):1-2.  [5] 朱树丽,王广青,张晓春。张晓春副教授运用玉屏风散加味治疗儿科疾病拾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6):143-146.  [6] 霍莉莉,虞坚尔,朱盛国。小儿汗证从肝脾论治浅析[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0(4):60-61.  [7] 霍莉莉,虞坚尔。调肝运脾治疗小儿汗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6(S1):169.  [8] 蒋伟。生脉散合牡蛎散治疗小儿多汗症 120 例临床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44(3):198-199.  [9] 胡晓红。当归六黄汤治疗盗汗浅析[J].河南中医,2013,33(3):438.  [10] 赵才兴。桂枝汤加味治疗汗证 156 例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9(4):99-100.  [11] 王永炎,鲁兆麟。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784-793.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