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中国医学>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治疗研究综述>正文

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治疗研究综述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中国医学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表现为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部不适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病程一般>1个月或在12个月中累计>12周。

  目前,大多给予胃肠动力药、抗酸药及抗焦虑药治疗。

  有学者运用传统中医理论结合现代临床实验辨证施治,彰显出明显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1 病因病机    FD 属中医“胃脘痛”、“呕吐”、“泻泄”、“厌食”、“腹痛”等范畴。小儿发育迅速,生长旺盛,对营养精微需求多。但小儿脾胃薄弱,饮食稍增,即易引起消化功能失常,其主要病机是脾胃运化失健,病位在脾胃,但与肝有着密切关系。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儿多娇惯,稍有不随心愿即哭闹发脾气,甚至抛掷食品,不语、夜卧不宁、哭吵不安,导致情志失调。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肝气不疏,乘犯中土,横逆犯胃,胃不受纳,脾失健运而致食欲下降,挑食厌食,故治疗必须补泻同施,既要健脾开胃,同时不忘疏肝理气消导。

  2 实验研究

  2.1 临床研究 邵征洋等自拟调中饮(党参、茯苓、白术、生白芍、陈皮、枳壳、柴胡、炒延胡索、生甘草、生山楂、神曲、炒莱菔子)治疗 40 例 FD 患儿,观察其对血浆胃肠激素的影响,显示调中饮能提高血清胃泌素(gastrin,GAS) 水平,降低血清血清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水平。自拟调中饮方由四君子汤加味而成,共奏行气止痛、化积醒脾之效。该方临床应用近 10 年,不但能有效缓解症状,且具有明显增强体质的作用。

  2.2 实验研究 弭艳红等研究显示,FD 大鼠存在胃排空延迟,血清干细胞因子(stemcell factors,SCF)含量明显减少而NO明显升高,说明FD发病与胃肠激素分泌失调密切相关。

  经中药舒胃汤(药物组成:柴胡、香附、枳实、白术、白芍、延胡索、川楝子、旋覆花、焦神曲)及西药莫沙比利治疗的模型大鼠血清中SCF含量明显升高,NO降低,胃排空改善。

  舒胃汤恢复胃肠道运动功可能通过调节血清NO、SCF水平变化,促进胃排空。

  3 儿童 FD 中医药治疗

  3.1 辨证分型论治 《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将FD 归类为中医“痞满”、“积滞”和“胃痛”,分为“脾虚气滞”、“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脾胃虚寒”和“寒热错杂”五个证型。但由于患儿的体质差异和各家对该病认识与经验的不同,FD 的辨证分型临床表现有多样性。郝静等通过和胃运脾法予黄芪、白术、茯苓、山药、薏苡仁、砂仁、陈皮、半夏、苍术、厚朴、山楂、神曲、枳壳、栀子、木香等治疗 60 例脾虚气滞型FD 患儿,临床总有效率 91.67%,比较用药前后的餐前、餐后胃体及胃窦导联胃电参数,用药后其主频率、主功率正常百分比和平均值的绝对值,均较用药前增高(P<0.05)。李芳则认为,FD 以肝旺、脾胃不和为主,主张清肝和胃法,予龙胆草、柴胡、姜半夏、黄芩、黄连、干姜、陈皮、茯苓、生白芍、延胡索、枳壳、三棱、鸡内金、生姜等治疗 63 例患儿,对照组 59例单用吗丁啉混悬液治疗,观察上腹痛、上腹饱胀、嗳气、呕吐、恶心等症状,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4%,对照组为 79.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陈晓刚等认为FD 与所处地域环境有很大关系,岭南处于亚热带区,多雨多雾,呈现炎热潮湿的气候特点,故该地区 FD 患儿呈现湿热蕴结、气机阻滞的病理特点。运用加减藿朴夏苓汤(药物组成藿香、厚朴、半夏、茯苓、蒲公英、黄芩、茵陈、枳壳、郁金)治疗 32 例患儿,总有效率为 96.9%。

  3.2 专方治疗 高茉丽等自拟健胃合剂(药物组成:党参、白术、黄芪、鸡内金、炙甘草、槟榔、制半夏、枳实、厚朴、陈皮、白芍、苍术、桂枝、三棱)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 90 例,总有效率 94.44%,并检测发现经中药治疗后胃动力的振幅及节律亦明显改善。

  方平自拟健脾治中汤(药物组成太子参、白术、白芍、炙甘草、半夏、枳实、砂仁、槟榔、鸡内金)治疗51例患儿,总有效率92.16%。

  马榕花等自拟三香安胃汤(药物组成:木香、檀香、香附、苍术、厚朴、陈皮、丹参、延胡索、竹茹、神曲、半夏、白术)治疗FD儿童50例,发现上腹痛、食少早饱、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临床总有效率90%。

  3.3 中成药治疗 李春力以山麦健脾口服液治疗儿童运动障碍型消化不良,对照组口服普瑞博思片剂,结果中药组不仅治疗前后胃蠕动频率与胃液体排空时间有显着性差异(P<0.01),而且与西药组相比治疗后胃蠕动功能也有显着性差异(P<0.01)。管敏昌等用白苓健脾颗粒治疗 FD65 例,总有效率86.1%。

  白苓健脾颗粒含白术(炒)、茯苓、陈皮、山楂、含锌猪血水解物、硫酸亚铁,功能健脾益胃,理气化滞,适用于小儿脾胃虚弱引起食欲不振、厌食及锌、铁元素缺乏等症。杨淑如等用儿滞灵冲剂治疗40例FD,对照组予多酶片及维生素 B,结果中药组治愈率67.5%,总有效率 95%,西药组治愈率 45%,总有效率75%,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滞灵冲剂主要成分为山楂、槟榔、小槐花、茯苓。茯苓健脾益气,小槐花、槟榔理气导滞,山楂消食和胃。诸药相配,共奏消食健脾、清热导滞之效。

  3.4 中医外治疗法 张南等自拟运脾膏(药物组成:苍术、白蔻仁、吴茱萸、炒莱菔子、白胡椒、荜茇、肉桂、丁香)置于神阙穴治疗 FD30 例,明显改善患儿上腹痛、厌食、嗳气、倦怠乏力等症状,并能显着改善胃排空率和纠正胃电节律。王玉荣等刮痧治疗 FD患儿59 例,总有效率达 94.9%。李明应用推拿(推脾经、揉板门、推四横纹、运内八卦、揉中脘、分腹阴阳、按弦走搓摩、按揉足三里、捏脊)治疗 40 例 FD 患儿,总有效率92.5%,多潘立酮对照组总有效率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小结与展望

  中医药治疗儿童FD 已初步显示其潜在的优势和发展前景,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①对于儿童 FD临床研究大都停留在经验总结上,辨证分型标准、疗效评定标准不统一,许多资料与资料间缺乏可比性,不能对儿童 FD 进行客观量化的评价;②大多数临床报道仅针对近期疗效,对远期疗效及复发率的随访报道较少,对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较少;③大部分是临床研究报道,基础研究少。因此,应制定统一的辨证分型及疗效评价标准,多方面探讨中医药治疗FD的机制,建立动物模型,加强远期疗效及复发率的动态观察研究,使中医药向现代医学的定量分析靠拢。

  参 考 文 献    [1]邵征洋,连俊兰.调中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儿童血浆胃肠激素的影响[J].中医儿科杂志,2013,9(5):26-28.  [2]弭艳红,郭璇.舒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排空、血清干细胞因子、一氧化氮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3):156-159.  [3]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5):722-725.  [4]郝静,闫慧敏.和胃运脾法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 60例分析[J].北京中医,2005,24(5):279-281.  [5]李芳.清肝和胃法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 63 例[J].湖南中医杂志,2007,23(1):55.  [6]陈晓刚,沈凌,胡小英.加减藿朴夏芩汤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32 例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5,25(9):27-28.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