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中国医学>杨季国教授以五脏调理综合缓解儿童哮喘病>正文

杨季国教授以五脏调理综合缓解儿童哮喘病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中国医学

  

  哮喘俗称“吼病”,为儿科临床常见呼吸道疾病。哮喘在急性期和缓解期都存在气道高反应性,气道的慢性炎症长期存在,故在缓解期也需治疗。

  杨季国教授从医36年,对哮喘病证辨证求因细致,选方用药精准,临床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主张五脏论治,取得良效。

  哮喘之因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内因责之十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职,导致痰饮留伏。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雍塞气道,肺气宣降失常,引动停积之痰,而致痰鸣如吼,气息喘促。临证治疗当以肃肺降气平喘,方用经验方平喘I号(旋复花,代储石,苏子,白芥子,草茄子,半夏,浙贝,地龙,黄苏)。杨教授认为哮喘的病位虽然在肺,然五脏之间关系密切,五脏六腑皆令人喘咳,故可治他脏以辅肺气之肃降。

  1 健脾肃肺

  哮喘缓解期,其病之脏乃肺脾肾,脾为后天之本,治疗首应从脾入手。杨教授认为小儿在现代社会的大环境下,外界因素对小儿的生长发育影响极大,饮食不调、课业压力、家庭因素等更易导致脾胃失常,治疗应重视脾胃功能的调整。脾为中脏,主运化水谷,脾气充足则可输布精微以充养肺气。肺主气,脾益气,肺之津气,要靠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来供养,故脾能助肺益气[00,此即培土以生金。哮喘患儿肺脾气虚者一甚为多见,自古补脾益肺乃治疗哮喘反复发作之大法,杨教授治疗哮喘缓解期常采用健脾肃肺法。

  哮喘的主要病因病机为痰饮留臼屯“脾为生痰之源,”说明痰的生成与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水湿不化而凝聚密切相关。小儿的生理特点是“脾常不足”,脾胃虚弱,致升降失常,则痰浊内生。健脾以肃肺之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病案:楼某,男,5岁,哮喘反复发作2年余,食生冷食物后易发哮喘,经雾化和顺尔宁治疗后能控制,但病情反复。近日因喝冰饮料后诱发哮喘,咳嗽频作,气急气喘,喉间有痰,痰白,可闻及哮鸣音,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腻。此为哮喘发作期,属冷哮。

  治疗拟温肺散寒,化痰定喘。平喘I号加减,嘱其频服温药,注意温差,暂停剧烈活动。1周后哮喘基本缓解,但仍神疲乏力,纳差,食后不易消化,面色淡白,便ilk消瘦,舌质淡,苔薄白。治疗健脾益气固表,六君子汤加减。后经健脾益气化痰治疗3月,哮喘未见发作。1年后随访,未发哮喘。

  2 和胃肃肺

  脾虚不运或脾虚不能升清,则胃气不降,易致宿食停滞。食积内停,气机阻滞,导致胃气不和而易致呕恶,肺气上逆而诱发哮喘。现代医学认为患儿饱食之后胃部胀满,易致隔肌上升,反流食管,肺压增高,换气功能减退而易诱发哮喘。杨教授认为治疗哮喘缓解期应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可预防因食积和食管反流引发哮喘。消食和胃之药,性味平和,消食健脾而不滋腻,正符合小儿的生理特性。

  病案:吴某,男,8岁,反复发作哮喘4年余。

  西药治疗虽能控制发作,但饥饱失度即易复作。平素喉间有痰,咳吐不出,神疲,偏食(爱吃零食),家长诉患儿常有口臭,喜俯卧,大便较臭,苔白腻。治拟消食和胃,保和丸加减。后期调理以玉屏风散合平喘I号加减,调理半年有余,1年后随访,哮喘未作。

  3 益肾肃肺

  肾为先天之本,藏先天之精,主生殖。先天之精享受十父母,为人体生命之本原。父母本有哮喘,其肾必虚,所藏之精亦虚,传及子女,则先天不足,易发肾精亏虚。有研究表明哮喘的发作有两个高峰期,一是学龄前儿童,一是50岁左右的成年人。学龄前儿童正是肾气渐充之时一,50岁左右的成年人正是肾气渐衰之际,两者一皆有肾虚之象,患儿久喘不己,病久及肾,肾虚益甚。

  哮喘反复发作的基本病机为伏痰,而肾主水,为一身儿阴儿阳之根,失十气化,则内生水湿。

  《明医杂著·化痰丸论》所言:“痰之本,水也,原十肾。”’肾为脏腑之本,’肾之阴阳失调,则各脏之阴阳亦失十平衡。杨教授认为肾虚哮喘的患儿宜脾肾同治,但更侧重十补肾。’肾气旺盛则脾受肾阳之温煦,而运化水谷精微,输布全身。

  病案:王某,女,7岁,哮喘反复发作4年余。

  婴幼儿时一期曾患支气管炎,继而发为哮喘。每年发作数次,季节交换时一尤甚。2天前因感冒诱发哮喘,咳嗽胸闷气急,喉间痰鸣音,动则尤甚,面色少华,目眶黯黑,畏寒肢冷,腿软,舌苔淡白。诊为肺实肾虚型哮喘,治以泻肺补肾,标本兼固,平喘I号加减。1周后复诊,家长诉服药4天后哮喘己基本控制,复诊拟脾肾双补以治其本,金医肾气丸合六君子汤加减,调治3月余。1年后随访,季节变更或感冒后未再发作。

  4 宁心肃肺

  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肺朝百脉,心与哮喘密切相关。心气虚馁,推动无力而血阻;心血不足,则血虚气弱而血郁;心阳不振,则血脉失温而血癖;心阴亏虚,则虚火内生而血滞。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哮喘为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病理表现为呼吸道薪膜水肿、微血管充血、微循环障碍等。杨教授认为气行则血行,缓解期治疗应重视理气药在方药中的作用,用平喘I号合五花散(梅花、玫瑰花、佛手花、代代花、川朴花)加减以理气化癖。或沉香配苏子以降气化痰,郁金配降香理气活血。辨清哮喘的寒热虚实,心阳虚的患儿加红花、丹参、怀牛膝等;心阴虚的患儿则用生地、赤芍、丹皮等清凉活血,寒热错杂的证型则各有侧重或二者一兼用。

  病案:毛某,女,6岁。反复咳喘1年余,再发3天加重1天。患儿1年前感冒后出现咳痰,喘促,哮鸣音明显,经治疗后缓解。嗣后反复发作,平素易十感冒,脾气较急,盗汗,口干,舌质红。3天前复因感冒又见咳嗽有痰,痰黄稠,咳吐不利,喘息烦闷,手心较热,舌质暗红,脉滑数。其证为阴虚内热兼癖血阻肺,治以养阴祛癖,化痰平喘,平喘I号加赤芍、丹皮、生地。1周后喘平,治拟养阴祛癖麦门冬汤合血府逐癖汤加减。调理数月后停药,1年后随访,未再复发。

  5 柔肝肃肺

  哮喘缓解期的治疗大多从肺脾肾入手,也应重视肝在治疗中的重要作用。肝居下焦,从左而升;肺居上焦,从右而降。肝升肺降,周转运行,使气机调畅,气血流畅。人身之气,虽然其主在肺,其根在肾,但其调在肝,气之有调有主,有纳有出,有升有降,方可不郁、不逆、不滞、不雍,使脏腑功能得以正常发挥。《明堂五脏论》谓:“肝者一,干世’,“干”

  即“捍”也,相卫之意。有学者一认为,肝亦具有强大的防御外邪能力,而感受外邪则为哮喘最常见的外在因素。杨教授认为,治疗哮喘反复发作,更应注意肝在发病中的影响,不能拘泥十肺脾肾三脏。

  临证每十治疗哮喘的常用方法基础上,合以柔肝、清肝、疏肝、养肝之法。

  病案:陈某,男,9岁,哮喘反复发作4年余,2周前哮喘急性发作,经西医治疗后得以控制。现患儿仍偶有咳嗽,有痰,黄稠,口苦咽干,烦躁易怒,不易入睡,大便干燥,舌质红,苔薄黄。治拟肃肺平喘合清肝降火,平喘I号去苏子、白芥子、草 l}子,加桑白皮、黛蛤散、竹茹等清肝降火。服用1周后咳止躁安,入睡转宁,继以调理而告痊愈。

  参考文献  [1]吴兆利,小儿哮喘缓解期从脾论治的探讨[J]中国医学文摘·儿科学,2007,26(1):3-4。  [2]易向明,消食化疾治哮喘[J]四川中医,1996,14(6):22。  [3]陈濒珠,实用内科学[M].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56。  [4]武维屏,崔红生试论支气管哮喘从肝论治的生理病理学基础[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10(8):7-8。  [5]邵继春,试论肝主御外[J]四川中医,2000,18(6):7-8。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