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内科学>西地那非加瑞舒伐他汀治疗COPD并发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正文

西地那非加瑞舒伐他汀治疗COPD并发肺动脉高压的疗效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内科学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是一种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且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系统疾病。而 COPD 的主要并发症是诱发患者出现肺动脉高压,同时也是COPD 患者进展到肺心病的过程,是导致 COPD 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肺动脉高压( PAH) 具有起病较隐匿、进展迅速、预后差的特点,主要以肺动脉压力增高明显,伴随或不伴小动脉病变的肺血管疾患。尽管目前针对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临床上使用的前列环素及波生坦、西地那非等药物均有一定疗效,但是针对COPD 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治疗手段仍较缺乏。

  相关文献表明,联合药物治疗较单药更能逆转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血管重塑,同时也提出他汀类药物可以通过扩张肺动脉血管,从而达到降低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本研究通过应用西地那非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 COPD 合并肺动脉高压老年患者,并通过检测 NT-proBNP 及 CRP 等与肺动脉高压预后相关的指标,评价治疗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该疾病寻得一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均为 2011 年 6 月至 2013 年6 月在我院呼吸科接受治疗的 80 例 COPD 合并肺动脉高压的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其中对照组年龄 60-75岁,平均年龄( 66.8±7.53) 岁,男 25 例,女 15 例,病程 6-24 年,平均病程( 12.3±3.68) 年; 观察组患者年龄 62-78 岁,平均年龄( 67.2±6.92) 岁,男 27 例,女 13 例,病程 7-25 年,平均病程( 11.8±4.12) 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合并症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差异性( P>0.05) ,存在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考我国 1997 年第二次修订的肺源性心脏病及美国胸科协会/欧洲呼吸协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标准标准,所有病例均属于 COPD 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

  1.3 排除标准: ①年龄<60 岁; ②近 3 个月内使用过他汀类药物或前列环素、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及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者; ③存在严重心脑血管疾患者; ④原发肺动脉高压或非 COPD 类型导致的肺循环高压者; ⑤肝肾功能异常者; ⑥患者依从性差,检查及治疗不配合者。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组后均予以常规的抗感染、氧气雾化、解痉、止咳化痰及补液等对症处理。①对照组患者给予西那地非片 25mg,tid; ②治疗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片 20mg,次/d,睡前服。连续使用 6 个月。

  2. 2 观察指标: ① 监测患者 1s 用力呼气的容积( FEV1) 及 FEV1 占据肺活量的百分比( FEV1/FVC) 。要求患者静息状态下呼吸,以最大呼气达到肺总量位,然后最快速度把全部气体呼出到达残气位,予监测三次,选最佳的数值。②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通过静脉采血检测 NT-proBNP 及 CRP 水平值。③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动脉平均压值。

  2.3 统计学方法: 检验水准 α = 0.05,应用 SPSS19.0版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分析,凡计数资料都以率/构成比来表示,采用 X2检验; 均数±标准差( x珋±s) 形式表示计量资料; 组内比较用配对 t 检验,符合正态性及方差齐性的组间比较,用成组 t 检验,不符合者运用非参数检验。

  3 结 果

  3.1 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FEV1 及 FEV1/FVC 水平值经检验无差异性。

  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均有所改善,FEV1、FEV1/FVC 值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组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性。西地那非联合瑞舒伐他汀组较单纯西地那非组更能改善患者肺功能,见表 1。【表1】    3.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 NT-proBNP 及 CRP 水平值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 NT-proBNP、CRP 经比较无差异性。治疗后,两组患者 NT-proBNP 及 CRP 较前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对照组 NT-proBNP 值为 356.4±54.8( ng/L) ,治疗组为 316.5±48.7( ng/L) ,两组经统计学检验,t = 3.4421,P < 0. 01; 而治疗后对照组 CRP 值为 28. 3 ± 5. 2( mg/L) ,治疗组为 21.6±4.8( mg/L) ,两组经统计学检验,t= 5.98787,P<0.01。提示西地那非联合瑞舒伐他汀组较单纯西地那非组能明显降低患者 NT-proBNP及 CRP 水平值,见表 2。【表2】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动脉平均压值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3458,P>0.05) 。治疗后,对照组肺动脉平均压为 35. 64 ± 7. 46( mmHg) ,治疗组肺动脉平均压为 27.38±4.35( mm-Hg) ,经统计学检验,t = 5.3325,P < 0.01。提示西地那非联合瑞舒伐他汀组较单纯西地那非组能明显改善患者肺动脉高压情况,见表 3。【表3】    4 讨 论

  肺动脉高压是 COPD 患者逐渐发展至肺源性心脏病的重要病理过程,临床上迫切寻得一有效降低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手段。临床上所用的钙离子拮抗剂、ACEI、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药物在降低肺动脉压时对体循环存在一定影响,且疗效不是很理想。而近年来临床上使用的药物波生坦作为非选择性阻断内皮素受体的口服制剂,对降低肺动脉压疗效较好,但由于价格昂贵,临床使用人群受限制。

  西地那非作为治疗肺动脉高压的 FDA 批准用药,具有肺血管高选择的膦酸二酯酶-5 抑制剂,它能够有效使肺血管舒张,减少肺循环阻力,达到降低肺动脉高压的效果,且具有较前列环素类和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等药物性价比高的优点。而他汀类药物近些年来不断被证实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炎症反应及促进血管再生等特点,因此能够使心肺血管的重构得以改善,有效降低了肺动脉高压。有相关实验研究表明,瑞舒伐他汀能够有效减缓幼鼠肺动脉高压致右心衰的进展过程。

  本研究观察的血浆 BNP 及 CRP 两个指标对COPD 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有着关键意义。血浆 BNP不仅是心血管疾病发展的预后评价指标,现已被研究证实其可作为 COPD 患者肺动脉压力评估的指标,BNP 的表达水平与肺动脉高压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而 CPR 作为临床最常用的炎症指标,不仅反映了 COPD 急性加重期炎症反应指标,还对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新的研究已表明,CRP 水平值可作为肺动脉患者死亡率及病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本研究的结果表明西地那非联合瑞舒伐他汀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清 BNP 及 CRP,说明其能够改善 COPD 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病情预后。

  综上所述,西地那非联合瑞舒伐他汀可作为COPD 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有效治疗药物,能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患者肺功能及病情的预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雅敏,刘双,米玉红,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与炎症反应的相关性研究[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3( 2) : 174-178.  [2] 王飞,高利霞,钟彩玲,等.西地那非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及对血清 NT-proBNP 和 CRP 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3,34( 10) : 1608-1610.  [3] 叶珏,李洁,张燕婉,等.阿托伐他汀抑制 C 反应蛋白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作用研究[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13,13( 002) : 489-492.  [4] 陈丹丹,周达新.他汀类药物在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中的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3,22( 3) : 192-196.  [5] 蔡柏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 2011 年修订版) 解读: 诊断和鉴别诊断[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3,12( 004) : 246-249.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