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水产品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是城乡居民“菜篮子”中不可或缺的种类,大家普遍认为“无鱼不成席”。为此,针对重庆市荣昌县水产养殖发展现状,深入到政府机构、水产品销售市场、水产养殖场等重要部门进行调研,了解其水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关键词:水产养殖; 问题; 发展建议; 荣昌县
1 重庆市荣昌县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重庆市荣昌县全县的水产养殖面积有2 666.67 hm2左右,养殖种类主要以4大家鱼为主,而黄颡鱼、鲶鱼、鲫鱼等多以单养为主,混养较少。养殖模式仍以传统模式为主,其中县内北面地区较传统,南面地区较现代,养殖总产量已上万吨。但是近些年,县内水产养殖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其主要限制因素是降水量少,常年缺水情况较严重,而且存在养殖误区,从2006年开始,出现“肥水养鱼”,严重制约着水体的循环利用。其次,在政策方面,政府对于水产养殖业的资金投入不足,以至于在很多技术要求上难以达标。且专业从事水产养殖服务的技术人员欠缺,生态养殖技术推广严重受阻。再者,在禁渔期的渔政管理上,县内禁渔期为2月1日-4月30日,在禁渔期间,只有专业渔民才有每人265元的政府补贴。此外,在销量方面,年销售量达10 500 t,但市场上来自湖北省的水产品较多,时间可从10月持续到来年4月底,这对本地渔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2 重庆市荣昌县大型水产养殖场养殖现状
通过对荣昌县较大规模养殖场的调查发现,龙集镇规模6.67多hm2的养殖场中主要养了江团、乌鳢、中华胭脂鱼等名特优品种,并采取套养的方式,充分利用了水体空间。销售方向主要是四川省、重庆主城区,销售模式是由代理商批发,年销售利润达30万~50万元。而在荣隆养殖场中,养殖规模为6.67 hm2左右,年产10多万kg,主要养殖江团、黄颡鱼、胭脂鱼等种类,以单养为主,其鱼苗主要来自于四川眉山,此外养殖户表示4大家鱼养殖较多,而特种养殖方面相对薄弱,这与技术不成熟有关。
在养殖认识上,针对黄颡鱼,养殖户表示消费者对其认识存在严重的误区,认为黄颡鱼越黄越好。于是很多养殖户为了追求利益,便私自添加色素激素,从而严重损害人们的健康。在水处理方面,由于荣昌县内为缺水地带,所以不能经常放水,主要从水库中引水。在药物使用上,国家一直提倡生态养殖,即禁止使用违禁药物,但仍存在某些养殖户铤而走险,严重损害水质,威胁水产品质量安全。
3 存在问题
3.1 公共服务水平不高,服务支撑力不强 首先是水产推广技术与渔民渴求的生产技术脱节,乡镇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大多名存实亡,许多地方出现“网破、线断、人散”的局面,渔民急需的养殖技术无法得到推广。据悉,荣昌县水产站专门从事于水产业的人员严重不足,导致很多问题得不到解决,且病害防治工作也无法充分开展,严重影响荣昌县渔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此外,水产管理水平不高,主要是管理任务与管理队伍和手段不匹配,任务分配不明确。另外,未充分利用水产科技实力。荣昌县内存在很好的水产业高校机构,但很多养殖场却未能发挥好这一优势,未能真正地将水产科技力量运用到生产实践中。
3.2 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水平不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改革开放30 a来,荣昌县水面养殖户因受水面租赁承包期限短的影响,不肯对鱼塘进行维修保养,一些池塘的塘坝倒塌,塘底淤泥淤塞严重,进出水路不畅,有的长期以来渗漏不停,成了活水塘,水质难以得到保障。因此,针对水产基础设施老化严重现象,需开展渔业道路翻修、堤坝整固、鱼池清理,水电设施更新亟待改善。但是,全县每年投入的专项资金明显不足,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循环利用设施欠缺。
4 建设性意见
4.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产业推广队伍建设 应建立水产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加大水产基础设施的改造,支持水产板块建设和龙头加工企业的发展,以利于荣昌县县内水产品质量的提升。建立激励机制,切实解决水产业推广人员工作条件和经济待遇等问题,激发基层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同时,持续且有序地对推广人员进行在职教育和培训,造就一批水产业一线的高素质科技骨干,以适应现代水产业新技术革命的需要。吸引各类水产院校人才和选拔优秀代表,通过职业培训后加入到科技推广队伍中,不断充实推广队伍。
4.2 构建多元化的水产业技术推广体系 对一些重要科技成果和公益性科技成果的推广,政府应承担主要责任;挖掘领军企业对科技创新成果的更强追求,带动渔民应用新技术成果的积极性;科研、教育单位要在强化科研自主创新和人才培养重要职责的基础上,组织人员将科技成果实时有效地带到基层,加快科技成果由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最终形成以政府水产业技术推广部门为后盾、以水产业领军企业为主导、以水产业科研和教育单位为重要力量、以水产业中介机构为桥梁的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