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水产与渔业>渔业生态环境特征与质量评价>正文

渔业生态环境特征与质量评价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1 所属栏目:水产与渔业

  

  1评价方法

  采用单因子和综合评价指数,以渔业水质标准和地面水水质Ⅲ类标准为基础进行水质评价。松花江上中游(三岔河-佳木斯上)监测站位选取的评价参数包括CODMn、DO、NH+4-N、BOD5、总氮,下游(佳木斯~同江)监测站位选取的评价参数包括CODMn、DO、NH+4-N。其中,溶解氧转换成溶解氧亏的形式计算。

  2结果分析

  2.1水环境理化分析与评价

  在理化监测项目中,CODMn在不同江段波动较大,最大值出现在吉林省第二松花江松源段,但整体上CODMn仍在地表水Ⅲ类指标(6mg/L)以内(表2和图2)。硬度在哈尔滨宾县石厂和松花江绥滨县江段出现较高值,这与该江段江中采砂、岸边采石活动频繁有关,而其他监测站位硬度处于鱼类生长的正常范围内。NH+4-N、碱度和pH值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波动,江水中挥发酚和石油类虽有检出,但质量浓度较低,均处于渔业水质标准0.005mg/L和0.05mg/L以内,水中重金属含量也处于检出限以下。总氮超过地表水Ⅲ类指标(1.0mg/L),这可能与松花江两岸人类生活区、种植业区较密集等有关。江水中溶解氧处于较高水平,有利于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生长。松花江上中游单项因子评价中只总氮超标2.35倍,综合污染评价P值为1.05,属于中度污染等级;下游水质要好于上中游(表3)。哈尔滨段有机污染综合评价指数A为1.25,水质属一般等级。

  2.2水环境浮游生物分析与多样性指数

  水中浮游生物是渔业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食物来源,经鉴定,松花江干流上中游江段浮游植物共计8门102种属(表4)。其中,硅藻门种类最多,共48种属,约占47.5%;绿藻门次之,为26种属,约占25.7%。优势及常见种类包括美丽星杆藻(Asterionellaformosa)、谷皮菱形藻(Nitzschiapalea)、扭曲小环藻(CyclotellaComta)、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meneghiniana)、颗粒直链藻(Melosiragranulata)。松花江干流上游江段浮游植物数量均值为149.1×104ind/L,生物量均值为1.3mg/L。中游浮游植物数量均值为179.2×104ind/L,生物量均值为1.2mg/L。松花江干流硅藻的生物量最多;浮游动物经鉴定共计4类,其中中游最多,共33种属。松花江干流上游江段原生动物共13种属,占44.8%;轮虫次之,9种属,占31.0%;桡足类、枝角类的种类相对较少。中游轮虫为19种属,原生动物为8种属,轮虫多于原生动物。上中游优势及常见种类包括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ccchle-aris)、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angularis)、锯齿真剑水蚤(Eucyclopsmacruroidesdenticulatus)、普通表壳虫(Arcellavulgar-is)、无节幼体(Nauplii)、桡足幼体(Copepodid)。松花江干流上中游江段浮游动物数量均值分别为39.6ind/L和88.8ind/L,生物量均值分别为0.1mg/L和0.3mg/L。轮虫的生物量最高,原生动物和桡足类次之。松花江干流下游江段浮游植物经鉴定共计8门69种属(表4)。其中,硅藻门种类最多,33种属,占47.8%;绿藻门次之,16种属,占23.2%;蓝藻门8种属,占11.6%。优势及常见种包括谷皮菱形藻、扭曲小环藻、直链藻(Melosira)、小席藻(Phormidiumtenue)及尖细栅藻(Scenedesmusacuminatus)。松花江干流下游江段浮游植物数量均值为162.2×104ind/L,生物量均值为1.0mg/L。其中,硅藻数量和生物量最高,分别为101.6×104ind/L和0.58mg/L,占62.6%和58.0%;蓝藻次之,分别为34.5×104ind/L和0.17mg/L,占21.3%和17.0%。松花江干流下游江段浮游动物经鉴定共计3类22种属,其中轮虫的种类最多,11种属,占50.0%。优势及常见种类包括螺形龟甲轮虫及卜氏晶囊轮虫(Asplanchnabright-welli)。松花江干流下游江段浮游动物数量均值为61.3ind/L,其中轮虫数量最多,为48.5ind/L,占79.1%;原生动物次之,为10.1ind/L,占16.5%;桡足类2.6ind/L,占4.2%。松花江干流下游江段浮游动物生物量均值为0.2mg/L,其中桡足类的生物量最高,为0.13mg/L,占86.7%。松花江干流浮游植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均值为2.48,上、中游差别不大,下游略有降低;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值为0.78,上、中和下游差别不大(表5)。松花江干流浮游动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均值为1.58,上游高于下游;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值为0.67,上游高于下游,与多样性指数(H)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物种组成结构的重要指标,它反映生物群落组织化水平,通过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反映群落的本质属性及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10]。生物多样性评价表明,从整体看,松花江水环境现处于轻度污染等级(表5)。

  3讨论

  3.1松花江渔业生态环境及其演变

  松花江地处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区,属于寒温带和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炎热而短暂,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独特的生境孕育出了多样的生物物种,中俄界江黑龙江的多数鱼类进入松花江觅食。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松花江鱼类资源非常丰富;七八十年代由于工业化的发展,沿江石油、化工企业等大量排放废水,使松花江遭受到较严重的污染,此外城市人口增加,大量城市生活污水排入松花江,使得污染及死鱼事件时有发生[11];进入21世纪,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投入逐渐增大,特别是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污水截流等措施明显改善了松花江的水环境质量状况。本次监测调查显示,多数测定项目单项因子评价在1.0以下,只有总氮在上中游略有超标。综合污染评价指数P为1.05,总体上处于偏轻的中度污染等级。有机污染指数A为1.25,表明松花江有机污染状况减轻,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明显改善。松花江冬季江面冰封且多数被积雪覆盖,每年约有5个月的冰封期,此期间冰层厚度约1.0m,水温低于1℃。每年2—3月是鱼类生活最困难的时期,由于长期冰封,大气复氧过程中断,以及水中有机物降解耗氧和枯水期的限制,江水中鱼类生存所需的溶解氧逐渐减少,当溶解氧低于正常值时会导致鱼类死亡,此外嫌气分解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也严重影响鱼类的生存,可见冰封期是鱼类生存最脆弱的时期,有机污染对松花江鱼类越冬的威胁极大。当春天到来时冰雪融化,大气的复氧过程恢复,溶解氧上升,水中的有害气体也得以挥发,水质好转。春末、夏初是鱼类产卵的季节;夏、秋季水量充沛,松花江处于丰水期,水域辽阔,是水中鱼类生长发育的最好季节。松花江流域全年流量呈现明显的枯、平、丰水期变化,而且不同季节的水质状况也不同。冰封枯水期河流流量明显减小,冰雪覆盖江面达150d,这是松花江最主要的水环境特征,与国内其他江河水域存在明显区别。松花江干流浮游生物种类丰富,上游种类多于下游,硅藻门和绿藻门的藻类形成优势种群;浮游动物中轮虫、纤毛类原生动物占优势。浮游生物除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外,对外界环境变化也有敏感的反应,在不同水体中具有特定的种类组成,其群落性质和数量会随水化学成分变化而改变[12-13]。生物多样性评价表明,浮游植物H值为2.48,浮游动物H值为1.58,松花江干流水环境现处于轻度污染等级,与理化因子评价基本一致。

  3.2渔业生态保护与利用

  松花江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物种资源,盛产鲤、翘嘴?、鳜、鳊和鲫等,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渔业生产区。虽然过去松花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一些对水质要求较高的鱼类如翘嘴?、鳜等已少见,渔业资源减少,但近年来随着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对大江、大河的治理,松花江得以休养生息,渔业资源和鱼产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今后,为了使松花江水环境变得更好和促进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要进一步加大对污染的防治力度,杜绝跑、冒、漏和偷排行为。水电站、水坝等水利工程的建设会阻碍鱼类洄游通道,影响鱼类繁殖条件,特别是松花江干流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的建立改变了松花江的水文状况,阻隔了鱼类的正常洄游,影响了鱼类的区系组成。松花江两岸的采砂活动破坏了河床,翻起的泥沙及产生的垃圾和噪音污染使江水硬度增加和水域环境状况变差,影响了水生生物的生长,从而影响了鱼类的繁殖和生存,减少了鱼类的栖息地。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鱼类资源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受到破坏会直接影响鱼类栖息环境及生物多样性[14-15]。因此,应大力开展渔业生态环境研究和影响评价,就水利枢纽工程(如水库、发电站等)建设对水生生物的影响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要严厉打击擅自采砂和污染水体等人为破坏活动,从而有效地保护水质,减少对鱼类资源和其他水生生物资源造成的危害,并对渔业资源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补建渔业增殖设施,进行人工增殖放流,恢复特有、珍稀物种种群,科学控制捕捞量,使之进入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4结论

  松花江冰封季节是鱼类越冬的生态脆弱期,水环境理化因子和浮游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价表明,松花江渔业生态环境逐渐好转,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整体上由中度污染向轻度污染转变,渔业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松花江水环境质量的改善为鱼类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重要条件。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