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蓝藻这种水下生物的一些生活的环境和养殖方面的一些技巧问题,很多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是非常关注的,下面就通过的论文了解一下。
1 洞庭湖气候变化特征 1.1 气温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洞庭湖经历了一个缓慢的增温过程,到1989年,年平均气温出现急剧增温,以后又进入快速增温时期,90年代年平均气温较前30 a升高了0.36℃,其中1998年后增温更加明显,较90年代前30 a偏高0.65℃,增温趋势更加显著。一年中除了夏季气温未出现明显变化趋势外,春、秋、冬3季均出现明显的增温变化,其中春季在1993年及其以后呈快速增温趋势,秋季呈持续、稳定的增温现象,但增温幅度不大,冬季先表现为缓慢增温,至1989年及以后也处于快速增温趋势。一年中各月平均气温除7、8月份略有下降之外,其余各月均有所增高,以2月增温幅度最大,其次是4、5月份。可见,20世纪90年代以后,洞庭湖出现了年平均气温快速升高的趋势,其中冬、春2季发生的突变式增温是洞庭湖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1.2 降水 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30 a,洞庭湖年降水量稳定,1989年降水量出现突变式增加,且增加趋势明显,90年代年平均降水量较前30 a增加了60 mm;1959-2008年,负距平年份有24个,正距平年份有26个,1982-1998年,洞庭湖年降水量正、负距平间隔拉长。洞庭湖年降水量增多趋势主要表现在冬季降水和汛期(4-9月)降水增多上,汛期降水集中于6-8月,而春、秋2季降水量则呈现出减少的趋势;而且1989年以后,夏季暴雨出现频率有显著的增加趋势。由此可知,洞庭湖多雨年份与少雨年份基本相当,振荡变化均匀,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来,洞庭湖汛期水量距平连年偏少,加上春、秋季降水趋于减少,出现的季节性干旱使得湖区气象干旱频发,成灾率高,形成新的洞庭湖环境效应。 1.3 日照 据1960-2012年洞庭湖年日照时数变化分析可知,近53 a中洞庭湖年日照时数出现2个阶段性变化,其中1960-1979年为偏多阶段,1980-2012年为偏少阶段;月平均日照时数以7月最多、2月最少。随着城市化发展,产生的大量粉尘致使大气气溶胶含量上升,阳光被遮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日照时数。
2 蓝藻爆发特征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随着洞庭湖水体总氮和总磷浓度的逐年增加,整体水质呈逐渐恶化趋势,3个主要湖区中,以东洞庭湖污染最为严重,2008-2010年冬洞庭湖为轻度富营养水平,西洞庭湖及南洞庭湖均维持中营养水平,水体中总氮、总磷及叶绿素a的含量较大使得湖泊治污工作较为严重。洞庭湖爆发高峰期有2个,分别出现在5、8月,尤其是以8月蓝藻爆发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