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水产与渔业>怎样写好关于泥鳅养殖方面的论文>正文

怎样写好关于泥鳅养殖方面的论文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1 所属栏目:水产与渔业

  

  泥鳅这种生物,主要生活在泥沙里面,因得其名,其本身的用药价值很高,所以在近些年来,很多的养殖户看好了这点,开始纷纷对泥鳅进行规模养殖,下面就通过的论文做个简单的了解。

  泥鳅是底层温水性鱼类,多生活于软泥底的湖泊、河沟、池塘、稻田中的浅水水域。生活水温为5~35℃,最适生长温度为25~28℃,当水温上升到30℃以上时,即钻入淤泥中度夏;水温降到5℃以下时,潜入泥土小冬眠。泥鳅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有三种呼吸方法,即鳃呼吸、皮肤呼吸和肠呼吸,泥鳅为杂食性鱼类,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也吃配合饲料。   

我县有水域面积16.86万亩,全县山塘水库总面积15637.8亩,其中已养面积14820亩;池塘面积22193.3亩,已养面积10860亩。我县的气候非常适宜泥鳅的生长,属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地带。受季风环流的影响比较明显,其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热量丰富。夏长冬短,夏热冬凉。光照充足,太阳辐射量多,光、热、水基本同步。我县平均气温20.3℃,年极端最高气温39.9℃,年极端最低气温-4.0℃;最热为7月份,平均气温28.5℃,最冷为每年1月,平均气温10.1℃,极端最低多年平均值为-0.9℃。泥鳅最宜生长期在每年的3月至11份。 目前市场泥鳅的市场销售价格可达60元每公斤,与四大家鱼的销售价相比,显现了极高的经济价值。养殖户也意识到了这明显的区别,已有少数养殖户行动起来。但只有极少数养殖户在池塘中放养,没有形成较大的养殖规模,社会效益偏低。而我县气候非常适宜泥鳅的繁殖生长,全年对养殖泥鳅可进行饵料投喂时间从3月至11月上旬,进行轮捕轮放模式养殖,一年基本可对养殖泥鳅起捕3次以上,养殖效益大大地显现。所以在本地发展泥鳅养殖,改良我县淡水养殖结构,提高我县水产养殖产值,增加农民收入,是一个可行途径。   

我县黄冕乡六脉村村民潘勤源2012年4月在自己的10亩养殖鱼塘内投入规格5公分的泥鳅鱼种80万尾,利用配合饲料进行投喂,2012年11月统一起捕,产量达6500公斤,以13元/公斤售往广东,产值达33.8万元,除去养殖成本18万元,获得利润达15.8万元,经济效益比较显著,每亩养殖水面产纯利润达1.5万元以上。   我县鹿寨镇石路村民覃龙才2013年4月投入2公分泥鳅苗150万尾,养殖面积水面7亩,利用本地产豆腐渣、花生麸等混合饲料进行投喂,到2013年7月,养殖时间3个月左右,自估产量达3500公斤,产值达18万元,除去养殖成本5万元,可获利润13万元,每亩养殖水面产纯利润达1.8万元以上。   

以上两例泥鳅养殖户不同的饲料养殖,养殖泥鳅的养殖水面每亩纯利润都超1.5万元,比我县现阶段的四大家鱼养殖水面每亩纯利润收获超5倍多。 我县发展泥鳅养殖条件基本成熟: 1、养殖渔业稳步、快速地发展,科学养殖技术理论思想已经得到养殖户的认可,改良养殖品种,改造老的养殖结构,提高养殖产量和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水产养殖户都达到共识。 2、 我县处于广西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23℃之间。非常适宜泥鳅的繁殖生产。 3、我县交通便利,水电和通讯设施非常发达,为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4、泥鳅属于杂食性小型经济鱼类,抗病能力特别强,做好养殖前期的消毒工作,合理的养殖密度,泥鳅很少发病;养殖泥鳅以投喂本地产的农家饲料,加以配合饲料的搭配,所需养殖成本低廉。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