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养小学生的生存自理能力,是推行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集体体验、个体体验、换位体验、模拟体验、野外生存体验等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必要的生存技能,激发学生生存自理的强烈愿望,使每个孩子都学会自信从容、健康快乐地生活。
【关键词】研学活动 小学生 生活自理能力
一、在集体中体验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光荣”
小学生天真烂漫,不缺少自理劳动欲望,缺少的是被爱子 (爱孙)心切的家长剥夺了的机会。我们充分利用家长会、班队会和学校宣传栏进行大力宣传,统一思想,明确目 标,形 成 合 力,将 “自 己 的 事 情 自 己 干” “靠墙墙会倒,靠娘娘会老。只有靠自己,万事难不倒” 的思想植入每个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思想中。我们要求低段学生日常生活做 到 “五 自”:书 包 自 己 背、铅 笔 自己削、鞋带自己系、衣服自己穿、教室自己扫。中段学生做 到 “五 会”:会 拖 地、会 洗 内 衣、会 缝 纽 扣、会 炒蛋饭、会包 饺 子。高 段 学 生 做 到 “五 能”:能 补 破 衣、能洗衣物、能炒小菜、能带弟妹、能整理房间。在全体学生都参与的基础上,学校还定期分段开展 “生活自理能力比赛”,让优胜者站上高高的领奖台,给 予 表 彰 奖励,学校上下营造出浓厚的 “自 己 的 事 情 自 己 做 光 荣” 的舆论氛围。
二、从自我体验中找到成长的快乐
育人,不 应 该 等 到 “三 十 而 立”,而 是 要 “三 岁 而立”。在儿 童 时 代,无论是家长还是学 校、社 会,都 必须鼓励孩子建立自食其力的勇气,养成 “凡是自己能够做的,必须自 己 去 做;凡是自己应该做的,当 尽 力 去做”的良好习惯,把 “劳动最光荣,懒惰最羞耻”的观念扎根于学生小小的心田。我们和家长沟通,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 “小鬼当家”体验活动,让孩子自己照顾料理自己的生活。 “小鬼当家”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买食材、学会正确使用天然气灶或电磁炉,学会做简单的饭菜等,在体验感悟中,有孩子写道:我居然能自己买菜做饭炒菜了,我都佩服我自己,太开心了!有的孩子写道:今天我学会了用洗衣机洗衣服,我把自己的衣服和被单洗干净 晾 晒 了,我 再 也 不 是 “饭 来 张 口、衣 来 伸手”的寄生虫了!
三、从换位体验中懂得尊重
尊重他人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以及公民素质高低的重要尺度。现在的学生,大部分家庭条件较好,他们从心底里唯我独尊,看不起体力劳动,对清洁工更是不屑一顾,对不乱扔垃圾、不乱涂乱画自律性差,对厕所卫生毫不在意。为此,我们让学校的保洁阿姨每周在工作日休息一天,让值周班级的学生开展 “今天我是保洁员”体验活动,让值周班学生人人参与扫厕所、捡垃圾,通过体验活动,学生发自内心的说到:清洁阿姨好辛苦,每天保洁那么多的地方;清洁阿姨好伟大,一人脏换来学校环境洁。过 去 看 见 清 洁 阿 姨 绕 道 走 的 同 学,会主动上前叫一声 “阿 姨 好”,过 去 爱 乱 扔 垃 圾、乱 涂乱画的同学自律性强多了,过去对厕所卫生毫不在意的同学,自觉大便入坑,小便入槽,尽量减少保洁阿姨的劳动量。通过换位体验,孩子们懂得了劳动的意义,劳动者的伟大,学会了尊重劳动人民,促进了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自律习惯。
四、从模拟体验中感受生命的可贵
世界上最珍贵、最无价的是生命。小学生自护能力差,安全技能欠缺,在安全隐患面前无知无惧。为了增强学生们的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技能,我们定期邀请民警为学生作交通安全知识讲座,邀请消防员作现场灭火示范,让学生现场体验用灭火器灭火的方法,掌握危急情况下的避险自救方法;我们还与医院定期联系,教给学生防控疾病、消毒 杀 菌 的 方 法 以 及 自 我 保 护 的 措 施;我们还邀 请 工 商 局 人 员 为 教 给 学 生 识 别 伪 劣 食 品 的 方法,让孩子们现场体验辨别食品正品的方法,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
五、从野外生存体验中学会合作共赢
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谁都不可能脱离群体而 单 独 存 在。我 们 组 织 了 野 外 生 存 训 练 体 验 活动,让学生们徒 步 拉 链 行 军 后 自 己 找 水 源、搭 建 锅 灶,砍柴生火,埋锅造饭。在此体验活动中,学生要学会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学会欣赏他人,发现别人的长处,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也学会对竞争或合作过程中的分歧和误会,不能心存怨恨,要理解谅解别人,形成优良的团队精神,只有合作共享,才能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同时也懂得了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团队的利益,团队的成功才是最终的成功。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竞争合作求双赢。
六、家校联合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
学生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长的过度溺爱和 “全方位包揽”造成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非常深远。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学校与家长密切配合,让学校学的在家中得到延伸,因为家里才是学生施展 “才 能”的 最 好 “阵 地”。只 有 家 长 明 白了这个道理,才能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对孩子这方面的培养教育。家长一定要放开手脚,不要对孩子的锻炼行为过多的干涉,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而使孩子形成心理惰性和依赖性格。因此,首先应转变家长的观念和做法。于是我充分利用家长会或平时家长接孩子等时间与家长进行沟通,达成共识,要求家长在家中要改变孩子的依赖性,让孩子在各种活动中亲自参与,充分给予孩子生活自理锻炼的机会,如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自己洗红领巾,自己洗碗等。孩子的自理能力的培养要靠家庭、学校共同来完成。我在家长会时结合学校培养的十大好习惯,指导家长要为孩子未来着想,从小培养孩子健康心理,适应生活的心理。在家里要让孩子知道孝敬父母长辈,简单的家务活可以让孩子动手。本班的多数家长能积极配合我开展活动。通过这些教育与锻炼,使孩子意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而达到生活自理教育的目的。
总之,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要言传身教、耐心细致,多开展研学活动,给他们锻炼的机会,家园同心、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孩子更好、更 快 的 形 成 良 好 的 习 惯,具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也才能让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
在研学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策略研究相关了解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分析和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