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小学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不可忽视学生写作技法的掌握>正文

小学语文教学不可忽视学生写作技法的掌握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9-10-15 所属栏目:小学教育

  

  写作技法是作者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采取的带有特殊艺术规律的技巧、手段、方法的总称。写作技法作用于写作实践,为写作活动服务。叶圣陶说:“写作是一种技术,有所积蓄,是一回事;怎样用文字表达所积蓄的,使它恰到好处,让自己有如量倾吐的快感,人家有情感心通的妙趣,又是一回事。”[1] 这里所谈如何运用文字恰到好处地表达,就是写作技法的问题。从“要我写”到“我要写”,从“想写”到 “会写”,从“写得出”到“写得好”,写作技法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但往往被许多教师忽视。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写作技法呢?笔者试结合几种常见的写作技法,谈一些做法。

小学语文教学

  一、过渡:转承更自然,结构更严谨

  过渡,是指在文章中用一定的词、句或段落,使上下文意思连贯,顺畅地由上文转入下文。过渡就像桥梁一样,可以使文章转承更自然,结构更严谨,从而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因此,重视文章的过渡,学会过渡的技法,显得十分有必要。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习作中的过渡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过渡意识淡薄,段与段之间的连接较为突兀,特别是在叙述几件事情,或一件事情分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习作中往往缺少过渡。二是过渡方法欠缺,学生虽有过渡意识,但不知道怎么合理过渡,如写多件事情时,常常用“有一次”“还有一次” 这样的词语在段落的开头引出事情,导致习作前后仍有割裂感。三是有时滥用过渡,为过渡而过渡,如有的习作层次、段落之间具有自然过渡的属性,上下意思很紧密,就不必另加过渡段、过渡句。因此,培养过渡意识,教给过渡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如教学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秦兵马俑》一课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感悟过渡的作用——行文自然、前后连贯、脉络清晰、结构严谨。这种感觉的形成,除了内容具体、生动、形象以外,还因为作者在描写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两个内容中间,用了“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承上启下,前后文过渡自然,成为一个整体。在此基础上,教师开发教材资源,结合学过的课文,引导学生开展专题学习,在已有认知基础上自主建构,探究过渡的常见方式:一是自然式过渡。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颐和园》一课中,作者用一句话——“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表明了观察角度的转移。二是承接式过渡。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赵州桥》一课,第 3 自然段的开头写道: “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的前半句承接上文,概括了第 2 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后半句是下面要讲的内容,又对下文作了启引。三是转折式过渡。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太阳》一课,首先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到了第 4 自然段,作者用“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这句话将笔锋一转,转到另一个话题,接下来就写太阳和我们的关系密切。

  二、照应:前后更呼应,联系更紧密

  照应,是指文章的前后内容的相互关照和呼应。每篇文章的各部分内容都应连缀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作者行文总要力求做到瞻前顾后,此呼彼应。因此,通过照应的方法,能够让文章前后勾连在一起,联系更紧密,从而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回味,留下深刻的印象。从学生习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往往对照应不够重视,有时会出现“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现象,导致习作前后缺少勾连,缺乏整体感。也有部分学生能够认识到照应的价值,但以“重复式照应”为主,或是一字不差,或是只改几字,使照应简单化,有“为照应而照应”之嫌。从教师教的实际情况来看,往往较为重视“照应”这一知识概念的揭示,较少关注表达效果的体悟和照应方法的迁移运用。因此,指导学生体会照应的表达效果,在习作中积极运用,显得十分必要。

  如教学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时,在学生品读语言文字感悟李大钊忠于革命、坚贞不屈的形象的基础上,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探究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一是课文首句就点出 1927 年 4 月 28 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处母亲嘱付 “我”记住父亲的被难日,突出了家人永远忘不了这一天。二是前文讲到“有时候他留在家里整理书籍和文件”,并“把书和有字的纸投到火炉里去”。读者读到这里,一定会想:父亲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因此,作者在后文的交代就很有必要——因为军阀张作霖派人来检查,父亲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只好把这些烧掉。三是“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原因是什么?这里没有交代,下文做了回应:“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他的胳膊上拴着绳子,被一个肥胖的便衣侦探拉着。”文中多处这样的前后照应,使读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了解得清清楚楚,感受特别深刻。那么,习作中如何做到前后照应呢?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要写清事情的因果关系;前面提出疑问,后面要解释清楚;前面交代或暗示过的事情,后面要适当写出来;前面没写完的事,后面要续写完整;开头出现的人物,后面要有个交代;前面写清的事情,后面可再加以强调。最后,教师设计当堂练笔,巩固教学效果。教师这样教学,不仅让学生真切体会到照应的表达效果,而且能够活学活用。

  三、对比:特色更鲜明,差异更彰显

  对比,是把矛盾或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茅盾说:“正面的渲染方法不如对比的手法能够产生强烈的效果。”[2]对比手法,往往通过对不同人、事、物的相互比照进行描写或说明,让特色更鲜明,或者将同一人、事、物在不同时空和境况下的情境进行对照,让差异更彰显,从而形象地表现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写作的艺术表现力。从学生阅读与习作的实际情况来看,一方面,教材中课文运用对比的技法并不少见,但学生在阅读中往往关注较少,对其表达效果也缺乏细细揣摩;另一方面,因为在阅读中对对比的技法不够关注,所以在习作中也很少运用对比的技法,导致语言表达的形象性、感染力不足,语言的鲜活程度不够。因此,指导学生感悟对比的技法,在情境中学会运用,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

  如教学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特殊的葬礼》一课时,教师这样引导学生学习对比的技法。第一步,教师引导学生找一找课文运用了什么特殊的写法,学生发现了对比,并找出第一组语句:“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低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等待着最后的消亡。”教师借助视频、音乐等手段,引导学生体会:起初的瀑布气势雄伟壮观,声音雄浑有力;现在的瀑布几近枯竭,奄奄一息,完全失去了往日的风采。这样,学生对对比的表达效果有了初步的感悟。第二步,找出第二组对比的语句,揣摩表达效果:“人们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流连忘返”“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见到这样的情景,都失望地离去”这两句话中,作者通过“流连忘返”和 “失望地离去”鲜明地写出了人们看到截然不同的瀑布时所产生的完全不同的心情。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叶圣陶论语文教育[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

  [2] 茅盾.关于艺术的技巧[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59.

  《小学语文教学不可忽视学生写作技法的掌握》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作者:黄元虎。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