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小学教育>小学语文教师古诗词教学综述>正文

小学语文教师古诗词教学综述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20-11-02 所属栏目:小学教育

  

  古诗词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由于古诗词的内容与形式离学生较远,再加上当前不少教师受到传统理念、教学模式以及应试指挥棒的影响,在具体的教学中仍然按照“读一读,析一析,背一背,默一默,测一测”的形式进行,不少学生觉得学习古诗词缺乏乐趣,无法与诗人、诗词内容产生情感共鸣,甚至有的学生觉得学习古诗词枯燥乏味,是一种学习的负担。钱梦龙说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如何“导”,关键在于教师的“导”的能力与水平。笔者就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师古诗词教学现状,提出以下具体策略。

小学语文教师古诗词教学综述

  一、以“读”促成长

  (一)朗读中体会

  古诗词的朗读,教师自己要先能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读出诗意,读出诗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普通话语音的标准这是教师资格证的顺利获取的必备条件。那么在一线教学中教师该怎样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首先,多读。在家备课时可以大声地朗读古诗词。遇到不太明白的字音要及时查找资料或者咨询相关专家。在课堂上,也可以根据教学设计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示范读和引读,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一些线上古诗词朗读比赛,在比赛中进一步提高自己。其次,要精读。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要有整体意识,要学会宏观把握,不能“教一首诗只是一首诗”。教师可以将一年级到六年级中所有的古诗词进行整理与分类。可以按作者分类,也可以按内容分类,亦可以按照诗词的年代顺序进行整理。做到不论教到哪个年级,心中对其他年级涉及的古诗词都有数、都有底。教师精读哪些古诗词呢?首先是部编版教材中出现的所有古诗词,其次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中优秀诗文背诵推荐书目75篇。先读后教,边教边读,边读边教,这样教师的朗读能力才能在实践中有所提升。笔者对教材中出现的古诗词按作者按朝代稍作归类,发现李白的诗歌选入最多,一共九首。这九首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又是什么?笔者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九首诗还可以进一步按主题进行分类,以写祖国的大好河山居多,如《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独坐敬亭山》。那么进行一定的归类后,在教学李白的诗歌时就可以将同类主题的放在一起进行一定的比较学习,让学生对李白的诗歌有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

  (二)诵读中品味

  入选教材的一百多首古诗词,大都短小精悍、语言精炼、韵律感极强,读来富有韵律美感,适宜朗诵。教师在执教之前如果能提前将古诗词背诵,不仅有助于教师自身的古诗词积累,更能在学生中树立榜样。记得在教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的第一篇《采薇(节选)》,在诗歌的学习中有学生提问这首诗是节选,那整首诗是什么样的。笔者利用提前做好的课件,将《采薇》全文播放给学生看。不少学生看到文字那么多,不禁说道:“幸好,课文中只是节选,要不我不一定背得下来啊。”另外一个学生立马将话题转向教师:“教师,这首诗您能都背下来吗?”当笔者背下整首《采薇》时,学生不禁鼓掌,连连赞叹。笔者举这个真实的案例是想告诉所有的语文教师们,适当地在学生面前“露一手”,有助于增加教师的威信,可以让学生更加“亲其师,信其道”。因此,教师在备课古诗词时,最好能够将教材中的古诗词全都背诵下来。这样不仅能够让教师在课堂上“出口成诗”,亦能够增加自身的诗词积累。当然,作为一名教师,对诗词的背诵不能局限于教材中出现的,还要多多诵读其他经典的诗词。做到眼中有诗词,口中有诗词,心中有诗词,笔下有诗词。

  (三)阅读中充实

  观察身边的小学语文教师备课,笔者发现不少教师紧捧教学参考书与相关习题册。做个周边教师(30名小学语文教师)备课的小调查,发现50%四十岁以上的教师备课基本以看教参和教材为主,40%四十岁以下教师以看教参、看百度、相关视频网站上的教学视频为主,只有10%以内的教师会阅读古诗词教学方面的书籍。当个别访谈问到教师为什么不阅读相关书籍时,有的教师回答说,平时没有阅读习惯,读书速度较慢,看视频更加直观;也有的教师倾诉烦恼,想阅读相关书籍,但是不知道看哪些书籍比较合适,而且古诗词时代比较久远,有些诗词赏析类的著作读起来有难度,需要花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确实,现在针对小学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方面指导的书籍偏少。不过,在对教材中的诗词进行归类和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后,笔者推荐大家阅读以下这些书籍。赵希斌和杨思航编著的《中小学古诗词评点及教学建议》,这本书中评点的古诗词都来源于中小学教材,所以对一线教师的古诗词教学更有针对性和指导性。部编版教材中出现的诗词以唐宋诗词为主。因此,笔者推荐大家阅读叶嘉莹的《唐宋词十七讲》,周振甫的《诗词例话》,葛兆光的《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莫砺锋的《莫砺锋说唐诗》。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古诗词中李白9首,杜甫、刘禹锡、王安石、杨万里各4首,王维6首,白居易5首,苏轼6首。这些诗人选编的诗歌较多,教师还可以阅读与他们相关的传记。如周勋初的《李白评传》,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莫砺锋的《杜甫评传》《莫砺锋评说白居易》等。通过这些传记,教师可以对诗人有一个更立体更全面的认识,那么在课堂上关于这些诗人、词人的诗词创作背景以及他们的生平故事,教师要做到信手拈来,以促进学生对诗词有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二、以“行”克难点

  古诗词教学难,难在时代久远,诗词的形式、内容与当代的学生有一定的距离;难在小学生年龄较小,知识积累和生活阅历较少,而古诗词短小精悍却意蕴幽远。教师如何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感受诗词的美,感受诗词的意境,笔者经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出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攻克古诗词教学的难点:

  (一)古诗今唱

  在中国早期,诗、歌与乐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而词属于诗的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是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因此,根据诗词的发展,笔者知悉很多诗词本身就是广为传唱的经典。当今不少学生喜欢穿汉服,喜欢唱古风歌曲。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可以与时俱进,可以“投其所好”,根据诗词的内容,那些韵律强的,适合吟唱的,结合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中来一场古诗今唱。近年来中央电视台主办的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挖掘诗词背后的故事,以现代人更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学习诗词“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档节目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教材中的不少诗词都在《经典咏流传》中出现,如《山居秋暝》《望岳》《凉州词》《题西林壁》《春夜喜雨》等。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节目,将诗词的教学与节目的观看适时结合,让学生对诗词有更加浓厚的兴趣。

  (二)为诗配画

  艺术家毕加索曾说: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问题是怎么在长大之后仍然保持这种天赋。学校是孩子学习的天地,也是孩子艺术能力发展的殿堂,如何激发儿童的艺术天分呢?笔者认为首先要关注,其次要呵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激发儿童的艺术天分。苏轼曾评价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古人云:诗画不分家。如果你注意观察,你会发现几乎每个儿童都是天生的画家。因此,在语文课上,尤其是古诗词课上,笔者所带的学生大都很喜欢给古诗词配画,或根据古诗词内容进行写实主义绘画;或根据自己的想象对古诗词进行印象主义绘画。看到儿童的古诗配画,总是让笔者想起朱永新教授说过的:童年的秘密远没有被发现。你会惊讶于学生的创作,总是能惊叹于他们的想象力。因此,在古诗词教学前或者教学后给古诗配画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笔者还会推荐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主办的《中国诗词大会》,部分学生还会和笔者讨论看图猜诗的环节。有的学生说他们最喜欢看北师大康震教授现场作画猜诗。根据学生的反馈,这样一档节目受到了青少年的喜爱,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喜爱中学生,也会越来越喜欢我们中国的古诗词文化。

  (三)诗词变身

  习作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让学生爱上写作?这是一个很值得深究的课题。一线语文教师可以从自己所教的班级着手,多做一些探索与研究。单就古诗词教学而言,如何让诗词“大变身”,笔者从自己所教班级实验,发现以下几种“变法”比较受学生欢迎。一种是模仿古诗词的结构、格律,再创作小诗;一种是根据诗词内容的不同,可以对所学的古诗词进行扩写、续写甚至是改写;还有一种是比较有难度的,就是结合诗词创作背景和诗人生平,给诗人写一封“穿越时空的书信”,学生可在信中提出自己的疑问,亦可以在心中讲述自己对诗词的见解。以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为例,在对这首诗的教学后,课堂上加了几个可选择的小任务,如:当个小画家,画一画你从古诗中见到的、想到的;当个朗诵家,声情并茂诵读这首诗;当个小作家,对这首诗进行扩写、续写或者改写。部分学生选择第三个小任务,根据收回的任务单,有的学生对前两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进行了细致的描绘,想象着雨中柳、柳中雨,给人无尽的清新感;有的学生则重点讲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场景,喝了一杯又一杯,担心老朋友出了阳关就不能再如此畅饮,在这“劝酒”中流露的是诗人对好友离别的深深不舍。让诗词在写作中“变身”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古诗词的内涵亦能在写一写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古诗词是我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基于一定的教学实践,重点推出“以‘读’促成长以‘行’克难点”的策略。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学生在古诗词学习方面各有不同,因此在古诗词教学方面教师还需要因地制宜、因生而异。教无定法,但教师的古诗词教育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献:

  [1]冷霞.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问题思考[J].文学教育,2020(3).

  [2]曹光信.小学古诗词教学之我见[J].科学咨询,2020(11).

  [3]骆树芳.中国古诗词的德育功能研究——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必背篇目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2).

  [4]窦静怡.中国古诗词的文化精神的德育功能探究[D].锦州:辽宁工业大学,2019.

  [5]赵希斌,杨思航.中小学古诗词评点及教学建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6]林语堂.苏东坡传[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8.

  [7]朱永新.致教师[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

  [8]魏智渊.教师阅读地图[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

  [9]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林加添

  小学语文教师古诗词教学综述相关推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艺术探微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